重庆市在住房保障方面再次先行一步。重庆市日前公布政府公共租赁房的管理暂行办法,该市的公租房条款并不限制外地人及外国人提交申请,也没有设置在重庆工作年限以及是否在重庆办有医保、社保等限制。
业内专家认为,包括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都在抓紧制定公租房管理办法,逐步解决“夹心层”等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成为未来保障的重点,将来住房保障制度将由小保障扩大到大保障。
重庆当地为公租房的申请者划出了三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第二道门槛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第三道门槛是申请人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其直系亲属有住房资助能力的,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公租房管理办法也都进入公示阶段,即将出台。6月3日,上海市首次公布该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从6月4日起10天内,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修改完善后,将及时颁布实施。初步计划将住房保障覆盖面从上海城镇户籍人口扩大到有基本稳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
北京市日前也编制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公示期已于6月5日结束。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计划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选址宜在地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
“在高房价的背景下,买不起商品房、享受不到保障房的'夹心层’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公租房是开始着力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问题,这比之前保障低收入家庭的范围要扩大。住宅法专家李明认为,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直至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将成为将来保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