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是有钱就能买了,要先到相应房屋登记机构审查资格,符合限购政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才能办理售房手续。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将在市房产交易中心2楼开辟专门收件窗口,方便市民申请办理购房资格审查。
昨日,昆明市住建局出台了《关于印发落实我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对市民购房申请审核等方面进行明确。今后,市民购房必须先到拟购商品住房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进行购房资格核查,符合限购政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才能办理售房手续。
新规要求,拟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应首先持购房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购房家庭成员住房情况申报表》等有关资料,到拟购商品住房所在地房屋登记机构进行购房资格核查,7个工作日后领取《家庭住房查询结果表》。
拟购商品住房所在地为主城四区(含三个开发(度假)区)的,向昆明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提出家庭住房情况核查申请;拟购商品住房所在地为呈贡县行政区域内的,向呈贡县住建局提出家庭住房情况核查申请。违反规定购房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拟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应如实填写《购房家庭成员住房情况申报表》。《申报表》将作为购房合同的附件之一。
省直房改办、市住房保障局或呈贡县房改办应当核验拟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成员的房改住房情况,于2个工作日后将《房改房情况协助查询表》反馈房屋登记机构。改变了以前需要市民自己去审核房改房的情况,由房屋登记机构代为办理,市民更方便。2个工作日的时限已含在房屋登记机构规定的7个工作日以内,没有延长市民的等待时间。
新规明确提出,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在与购房人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前,应履行对购房人限购政策告知和购房资格审核义务,核验购房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房改房情况协助查询表》等有关资料,并与《申报表》、《家庭住房查询结果表》进行复核。
对符合限购政策的,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代理销售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可进行网上签约及合同备案;不符合购房条件的,不得进行网上签约及合同备案。
对于拟购买二手住房的居民家庭,也要求办理资格审查。应持购房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及《房改房情况协助查询表》、《申报表》等有关资料及《家庭住房查询结果表》向拟购商品住房所在地房屋登记机构申请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对符合限购政策的,房产登记管理部门予以办理所购房屋产权登记。
目前,为方便市民申请办理购房资格审查工作,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处将在市房产交易中心2楼开辟专门收件窗口。
两套房家庭允许卖一买一昨日,市住建局出台的昆明市限购政策实施细则,明确提出新购住房时,家庭持有住房套数认定标准为,本市房地产登记信息系统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数量以及权属登记系统记载住房数量之和。这意味着市民如果有两套房,卖一套后,可再买一套,进行总量限制。
据介绍,新出台的实施细则,主要从6个方面对限购政策进行了明确。
一是限购期间,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可新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住房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昆明市主城四区及呈贡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含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向其销售住房。凡家庭成员之一的户籍为昆明市主城四区及呈贡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含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的家庭均按本市户籍家庭对待。
二是限购期间,对能够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新购1套住房;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本市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昆明市主城四区及呈贡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含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向其销售住房。
三是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指的是户口所在地为昆明市主城区及呈贡行政区域范围内(含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的居民家庭。
四是限购交易时间认定,新建商品住房以在昆明市房屋登记机关信息系统网上合同登记备案时间为准,二手住房买卖以房屋登记机关业务收件时间为准。
五是家庭持有住房套数为新购住房时本市房地产登记信息系统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备案数量和权属登记系统记载住房数量之和。
六是两人以上共同购房且共同购房人非同一居民家庭的,按共同购房人已分别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对待。
市住建局有关人士介绍说,虽然原则上对于只拥有两套房的家庭卖一套,允许再买一套,看似可以反复投机性购房,但实际上第二套房的购买已经从其它方面有了很多政策限制。在贷款上,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商业银行贷款或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要求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提高了购房门槛;其次,对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转手交易的,还要全额征收营业税。银行贷款和契税都在限制第二套房的购买或转让,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可以反复炒房。(记者 吴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