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海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若干意见》的精神,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贯彻落实的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同时还与商务部等9个部委签订了省部战略合作协议。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海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平稳以及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良好开局。
旅游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5.2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29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1.41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强劲增长,增幅均达3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40.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9元,去年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6446元,去年增幅位居全国第四。
优惠政策逐项落地。海南实施入境免签证政策范围从原有的21个国家扩大到26个国家;我国首个游艇管理规章《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实施;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于2011年1月1日实施,全年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累计开具退税申请单994份,退税货物总价值311.35万元;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于2011年4月20日试点实施,位于三亚、海口的两个免税店全年累计实现免税销售额10亿元。
规划管理和法规体系逐步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并实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和44个配套专项规划、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际旅游岛风貌规划、主题公园规划、12个重点旅游度假区和22个风情小镇规划,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洋浦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和规范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成立了省旅游规划委员会,对重大旅游景区景点、项目的布局进行规划审批,确保各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同时,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编制了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专项立法计划,确定了56个立法项目。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围绕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支持政策、开发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等5个方面先行先试。二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和海南省政府颁布《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把文化体制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改革发展。三是大力推进海南农垦的改革。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全面实行海南农垦政企职能分开,使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率先建立逐年增长的生态补偿投入机制,去年投入2.7亿元用于中部核心区生态补偿,将1346万亩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淘汰炼钢8万吨、立窑水泥78万吨、造纸1.1万吨;开展绿色照明示范省建设,积极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和节能灯普及;实施“绿化宝岛”工程,两年来共新增造林47.3万亩,全省沿海防护林全面合拢;完成了市县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目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1.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6%;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空气质量、河湖和近岸海域水质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旅游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全省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30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收入324.04亿元,增长25.8%。海棠湾、龙沐湾、棋子湾等一批高水准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亚龙湾森林公园、南山文化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呀诺达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相继建成。通过狠抓旅游综合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全省所有A级旅游景区基本完成厕所建设任务,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门户网站上线运行,18个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旅游标识改造基本完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东环高铁于2011年1月1日开通运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使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列入国家“十二五”研究建设项目,琼中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西南部电厂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并开展前期工作,南渡江流域30万亩土地整治经国土部、财政部批准同意实施,海南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工程列入国家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西环高铁、博鳌机场批准立项,海口美兰、三亚凤凰两个国际机场的改、扩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海屯高速公路、中海油精细化工一期、海马30万辆汽车、30万箱红塔卷烟等56个项目正抓紧建设。红岭水利枢纽、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国投孚宝30万吨原油码头、中海油300万吨液化天然气站线、万宁奥特莱斯综合购物城等34个项目开工建设。
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港口建设、机场新建扩建等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
二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和“海南文明大行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塑造多元开放包容祥和的人文环境为目标,培育开放、创新、和谐、包容、进取的海南人文精神。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质。
三是丰富旅游产品。加快建设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热带雨林主题公园等世界级旅游项目。重点发展森林旅游、滨海旅游、高尔夫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西沙旅游、空中观光等旅游新业态发展。
四是切实保护生态。将生态环境视为海南科学发展的生命线,一以贯之地加强建设和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使其成为海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深入开展“绿化宝岛”行动,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都要办几件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省公众。今年准备办好10件实事,包括:新增34.8万人享受扶贫新政策,确保6万人脱贫;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标准;稳定居民食品价格,适时启动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解决30万农村、垦区、林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等。
(海南省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