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不是老舍笔下的车夫,而是一个喜欢冷眼看时事、歪嘴说经济的财经记者。处女座的他虽非出身经济科班,但对财经世界却有着近乎痴迷的偏好,偶尔观点出奇惹骂招恨,也只是微微一笑,下次继续。
近日万达商业赴港上市,成为地产界的一桩大新闻。由于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个人光环过于闪耀,几乎盖过了他的公司,以至于大多数媒体都把关注点转向了王健林与马云的首富之争。
在很多人看来,马云所代表的互联网产业正处于2.0时代蓬勃发展的阶段,属于朝阳产业,前景几乎不可限量。而王健林所代表的商业地产,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后,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甚至都能看到夕阳的霞光。因此,在这些人眼里,王健林必将落败,而马云称霸首富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这种观点很难找到理由去反对。电子商务、网络金融、O2O,不管是哪一个,如今都在对线下的商业模式进行着冲击。电子商务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商业购物中心沦为试衣间,网络金融正在消灭刚刚进入成熟期的信用卡,而O2O更是直截了当让服务业的实体店铺失去了存在意义。
毫无疑问,如果单纯地对比商业载体的这一功能,那肯定是“线上”比“线下”更具竞争力。这一点其实可以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去解释。同样的商业买卖,线下的租金成本要显著高于线上的运营成本,因此线上会对线下形成巨大的冲击。但如此对比并不全面,如果我们要把所有的“线上”能做的事与“线下”能做的事对比,结果可能就会存在很大变数。
众所周知,万达的成功几乎是依靠其独创的“万达广场”模式。但在今天,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万达,万达的核心经营模式正在朝着文化和旅游方向转变。百姓能够在家里购物,在家里享受服务,但却不能在家里感受文化,在家里享受旅游。房地产作为商业载体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但房地产作为终端体验载体的功能却永远不可能被替代,其需求是挖掘不完的。
线上与线下,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中国的内需恰恰是需要线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如果万达能够做到引领时代的创新,并不一定会败给阿里巴巴。关键是,谁能消灭消费者更多的“痛点”,挖掘出消费者潜在的需求。首富之争,归根结底还是模式之争。
●孙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