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市场的频频亮相到房企股权收购的由暗转明,再到海外房地产的一发不可收拾,凭借雄厚的财力,平安在不动产领域一掷千金,大步向前。虽然目前仍然只充当财务投资人的角色,但未来如何,就像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2015年的新年致辞中提到的:不动产公司投资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战略投资项目为集团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不动产领域的开疆拓土,或许会是平安未来的一步大棋。
又见平安
2014年12月,上海,平安联手金地、朗诗以26.8亿元的价格,竞得宝山住宅用地;
2015年1月,北京,平安联合招商、华润、九龙仓,以86.9亿元竞得亚林西两宗居住区用地;同月,平安再联合华润、首开、平安以86.25亿元豪夺丰台白盆窑地块;
2015年7月,广州,平安与越秀地产以88.97亿竞得广纸地块;
2015年10月,杭州,平安联合中铁建、滨江以19.1亿摘得萧山住宅用地;
据网易房产盘点,去年11月至今,平安不动产参与拿地22宗,涉及的总地价款约700亿元,平安不动产在各项目占比不一,49%、30%、25%等权益不等,这其中还不包括平安没有公开露面仅作为背后“金主”身份投资的地块。
除了在国内土地市场上的频频亮相,平安在海外市场也同样有收获。2013年7月,平安以2.6亿英镑买下伦敦劳埃德大厦;2015年1月,平安以约30.54亿元人民币买下伦敦地标建筑Tower Place大厦;2015年4月,平安与人寿、铁狮门联合收购位于波士顿的价值5亿美元的商业不动产项目。
除此之外,平安还出现在多起房企股权收购案中。今年4月,平安涉资63亿港元成为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今年11月,平安又以约2.14亿港元,成为朗诗地产的第二大股东。
至此,平安的业务范围已覆盖住宅、商业地产、旅游养老地产和工业地产等,并与包括多家一线房企在内的20多家房企有股权合作。平安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呈现飞速的增长。
最佳“拍档”
平安并非首个涉足房地产的险企。据Wind统计,截至2014年底,133家A股房企中,有险资进入前十大股东之列的房企达21家,占比达到15.8%。其中,中国人保入股5家房企,安邦保险入股4家,中国人寿入股3家,生命人寿入股2家。包括万科、金地集团、金融街在内的房地产公司中,均有不少保险公司的名字。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楼市下行的总体趋势下,相当一部分房企销售回款难度加大,同时,地价持续攀升,绝大多数房企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资金雄厚的险资无疑成了房企最佳的合作伙伴。据中国保监会数据,截至2015年7月末,保险行业资产规模达1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96%。受益于保费高速增长,中国平安的资产规模继续得到快速增长。
除此之外,险资所拥有的新业务板块,也将为房企转型提供便利。碧桂园就曾表示,未来将与平安联手对接和开发碧桂园旗下逾两百个现有项目,以及这些项目所涉及的逾35万户业主的社区资源,借此加强社区产业链,发展涵盖人们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业务平台。
“从战略投资角度看,平安入股并非简单地为碧桂园注入资本,而是希望为后续新业务板块寻找新的专业力量”。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平安而言,有三个优势可以注入到碧桂园的组织架构中,即金融投资、资产管理和养老产业,合作或许意味着碧桂园将在这三个层面加大投资力度。
险资的机会
对于险资来说,与房地产企业的捆绑,正是其大力布局不动产领域的敲门砖。
楼市的调整,给金融保险资金提供了绝佳的介入机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以前房地产行业利润率高再加上政策的管制,房企与金融保险机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但现在全行业利润率低成为新常态,引入金融保险资金,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又可以一起承担风险。与此同时,保险资金也需要寻找出路,在运营中增值保值。
事实上,平安大手笔进军不动产是从去年年中才开始的。政策的松动是分水岭。去年5月,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险企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再次被“解禁”。
“险资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资本,在目前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其实是有较好的鼓励政策的”,严跃进告诉记者,政策放宽后,压抑在险资背后的逐利要求会逐渐释放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出现比较密集的投资也是正常的。
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总裁叶天放近日在2015中国不动产金融年会上表示,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众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财富直接或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资产管理计划等途径进入到不动产领域,构成强大的混合力量,地产金融化是已知的必然,不动产金融创新会越来越多,想象空间巨大,不动产金融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扫描微信二维码、加入城市微生活,关注三亚房网微信(微信号sanyafangwang),海南楼市最新动态随时奉上,免费看房、独家优惠、楼盘资讯、随时互动!
(三亚房网微信号:sanyafang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