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亚红 北京报道
“国五条”接踵而来。
自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针对房地产调控的五项要求,要求严控楼市限购之后,7月20日,温总理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研究部署近期加强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而这一次的五项要求,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土地调控“国五条”。
记者了解到,同在7月20日的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参加“省部级领导干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研讨班”的学员举行了座谈。李克强提出保障房建设要做到开工、质量、分配的“三个确保”。并透露,近期将开展一次保障房质量安全大检查。这与土地调控“国五条”中“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形成了呼应。
业内人士认为,中央政府部门频繁发出加强房地产与土地调控的信号,意在加大地方对于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度。土地调控“国五条”的提出,说明调控政策正在从关注抑制楼市需求端,转向更具效果的土地供给端。
但也有地方国土局负责人表示,除了重申保障房用地的供应并要求“储备和预安排”外,此次土地调控“国五条”并没有什么新突破,有可能是和前段时间备受诟病的土地违法违规占地的处罚较轻有关。这次对于已有政策的强调,对基层国土部门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来说是件好事。
保障房用地“预安排”
在上述土地调控“国五条”中,第4条明确要求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依法加快供地进度,保证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提前做好明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应的储备和预安排。
记者获悉,7月20日,李克强副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研讨班”座谈会上,专门就保障房建设听取了各方意见。会上,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及厦门市政府负责人介绍了地方住房保障工作进展,李克强提出,必须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尤其是加快棚户区改造,大力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抓紧破解当前面临的一些难题。
而就在此前一天的7月19日上午,国土资源部还专门召开了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落实视频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6月11日国务院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以及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要精神,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落实这两次会议任务的重要批示要求,并通报了上半年住房用地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情况。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介绍了各自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工作进展情况。包括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
针对目前保障房用地供应完成的具体数据,以及各地保障房用地供应面临的具体难度,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表示尚不方便作答。但他强调,今年年底前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的供地任务没有问题。
而在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于7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集中督查保障房政策落实情况,于7月31日前上报监督检查工作情况。9月,将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地区进行督促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地区的相关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
严控供需双端
中央各部门出手频频、步调紧凑,被业界解读为调控正在严控楼市需求端的基础上,转在土地供给端加强力度。而这被认做是更加有效的调控方法,将会影响供需两端。
在土地调控“国五条”中,除要求保证保障房用地的供应外,也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进商品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
在7月20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李克强副总理也同时强调,在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供给,有效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张宏伟分析,政府实施商品房与保障性两个市场的双轨制后,似乎忽略了商品房市场用地的供应。在土地交易市场,今年上半年全国部分城市的土地交易金额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三成。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表明政府今后不仅仅重视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给。而且在下半年商品房用地逐步加大供应的同时,也将配建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这是政府平衡两个市场的重要举措。
更多的业内人士则建议,房地产调控最根本的是增加土地供应,促进农村集体土地入市,进而增加住房供应。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单纯地增加保障房供应,在短期内难以达到楼市调控的效果,政府调控关键是要增加住房供给、疏导需求、降低开发成本、减轻税费。海尔地产董事长卢铿也认为,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应通过各种增减挂钩方式,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
据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透露,目前土地管理法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上已有了大体方向。如土地调控“国五条”第三条的要求所示,将会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农村宅基地的征收上,或将有实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