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地震灾区农村房屋规划建设已开工81.34%,年内就能全面完成重建目标新华社记者肖林
寒意消融、桃花再次盛开。在四川成都市彭州、都江堰等重灾区,到处是工程车辆、施工机械和忙碌的人群,地震灾区的人们,正满怀希望,全面深入展开灾区重建。
截至目前,成都地震灾区农村房屋规划建设已开工81.34%,其中建成34.49%,2009年内就能够全面完成重建目标。
科学规划:不让农民扛着锄头上楼房
去年8月16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到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调研,没想到村民们并不买账——灾后重建规划方案照搬城市小区、整齐划一、不适宜当地生产生活。
“这么好的山水,大有文章可做。”看着山水如画的生态环境,李春城被深深感染:“规划是画图纸,又不仅是画图纸的问题。”重新制订的第二套方案,村民们高票通过。重新规划的方案,以千亩荷塘为中心,观光区、居住区、产业区由内而外发散式分布,得到村民们高票通过。
“不能让农民扛着锄头上楼呀!要避免千村一面,避免把城市小区简单克隆到农村。”负责设计的四川三众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廖强说,新方案不仅考虑了堆放农具的地方、晒粮食的晒场等细节,更考虑了“四性”:结合长远发展,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产业支撑,充分体现发展性;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民风民俗,避免千村一面,务求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与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和标准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共享性。
鹿坪村新的规划设计成了样本。随后147家规划设计单位、2000多名设计人员,高质量完成了427个灾后安置点的规划设计。所有的农村住房重建都做到“四性”。
破解资金瓶颈:让没钱的农民有房住
去年10月30日,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四组的王全,没出一分钱,就住进了238平方米的别墅。“如果没有联建政策,10年都修不起这样的房子”,王全说,他拿出自己的宅基地、城里一位张先生出资50万元,修建了2栋房子,再按政策办理权属分割。
王全还说,这么宽敞的新居,他一家人住不完,剩下的房间将交给村合作社参加“乡村家庭连锁客栈”经营,而他养的跑山猪、种的生态蔬菜,也会成为“乡村酒店”餐桌上的佳肴。这意味着,他的生产方式、收入来源即将发生重要改变。
在成都的5个重灾市县农房重建中,受灾农民都可选择这种“联建”模式——在农村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后重建的一项政策创新。
成都的创造性远不止“联建”:都江堰市向峨乡90%以上房屋倒塌,94.5%的农户选择异地统规统建,该乡运用“建设用地指标增减异地挂钩”办法,筹集了数亿建设资金,统一规划建设可安置1.2万人的16个8度抗震设防的集中安置点。
探索办法解决农民无法以自建农房作担保获得贷款的问题,由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额度最高6万元、最长期限8年、政府贴息3年的贷款。截至去年底,担保公司已为近5000户自建房农户出具近2亿元额度的担保函,金融机构已发放1亿多元贷款。
谋划长远:重建不是光修房
“产业重建领跑灾后重建”,在彭州市磁峰镇政府板房办公区,这条标语十分醒目。“重建不是光修房!”镇党委书记丁伍林说,百姓安居还要乐业,产业不仅恢复还应优化提升。
几十年来,经济上主要靠挖煤的磁峰,2007年煤窑全部关完,并向特色种养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经济”转型,创造性地组建了“土地银行”合作社——“村民把承包地‘零存’进合作社,合作社‘整贷’给业主发展规模经营。”在灾后重建中,磁峰快步走向特色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在灾后重建中,成都市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不仅要修房子,还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各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重建中“联动推进”,推动了灾区发展方式跨越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