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的万达百货关店事件仍在发酵。7月中旬,万达计划将关闭一些城市经营不佳的万达百货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报端关于涉及关闭调整的万达百货数量,从10家左右到25家,日前的传言中这一数字上升到了40余家。
对于万达百货部分门店及大歌星KTV调整经营一事,万达商管公司总裁曲德君昨日(8月3日)正式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回应称,在大型零售业态受到冲击的背景下,个别万达百货店出现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他表示,对不适合大型零售业态经营的万达广场,万达将对原百货经营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引进更适合万达广场需要的业态。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品牌商人士分析,万达部分百货门店亏损的原因,一方面与百货业态近年滑坡趋势有关,一方面与万达内部资源分配向购物中心倾斜有关。随着商业地产商或主动或被动的去百货化,未来如何从设计上重新规划购物中心的原有百货区域,积极导入人流,是商业地产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主动调整还是被动关店
按照曲德君的说法,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个别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
关于万达百货未来的调整计划,曲徳君称,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店”制宜,即对适合大型零售业态经营的万达广场,将与业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继续经营零售业态;对不适合大型零售业态经营的万达广场,将对原百货经营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引进更适合万达广场需要的业态;而对没有百货业的万达广场,也会保留一些传统百货品类,如珠宝、化妆品、鞋类等。
根据万达集团昨日给出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已开业万达广场总客流达9.24亿人次,同比增幅27.8%,平均每个万达广场日客流5万人次,其中早些年开业的万达广场日均客流多数仍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对于大歌星的调整,曲德君表示,KTV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受国家行业相关政策影响,连锁经营KTV的利润十分微薄,已不太适合万达这样规模的企业经营。但他强调,万达退出KTV经营,并不代表万达广场将取消KTV业态,万达是在收回投资的前提下,将各地大歌星KTV门店转让给当地有实力的经营者。
“由于万达广场的业态调整是积极主动的调整,是根据市场前景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调整后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将比调整前更高。”曲徳君说,万达百货和大歌星KTV的调整也事关万达整体战略转型,万达集团正在进行企业的第四次转型,就是要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向更有发展前景的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转型。
一品牌商市场部负责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万达近年来通过大规模复制来扩张,对于开店的时间节点要求严格,为了配合万达广场扩张需要,万达选择自己运营百货,但这两年百货整体面临尴尬,万达百货运营也存在问题,因此万达开始主动将资源向更符合消费需求的购物中心倾斜。
关店是个技术活儿?
实际上,百货关店现象由来已久。从2014年开始,百货业态品牌频现关店,进入2015年仍在继续,尤其是早期进入中国的外资百货品牌在关店数量较多。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给本报的数据显示,其调研的大型连锁百货样本中,2014年以来已经关店和明确将要关店的有38家,其中百盛百货、玛莎百货各5家,伊藤洋华堂4家,其他包括王府井百货、中都百货、NOVO百货、宝莱百货,尚泰百货等在二三线城市均有关店。
该研究中心与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5年百货隐现集中关店计划,在品牌店面调整的方面,其调研的品牌中37.70%的品牌有关店计划,主要集中在百货、快餐和专业零售三类业态,这三类业态各有超过五成占比的调研品牌,在2015年将会有选择性的关闭店铺。
上述品牌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前大体量购物中心之所以引入百货,是因为百货可以一次性消化上万方的面积,减少了招商压力,对于扩张较快的购物中心而言尤其如此,然而随着百货业态近年来呈颓靡态势,商业地产商就开始或主动或被动的去百货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百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另一方面,有百货的购物中心与无百货业态的购物中心,在设计上也存在区别,这让购物中心“去百货化”成了一个技术活儿。该负责人举例说,华堂在西南地区的成都运营得较为成功,但北京则遭遇瓶颈,因此对于百货的调整,需要因地区而异。另外,去百货化看似就是简单的关店,但技术上来说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他举例提醒称,杭州某知名购物中心将其中的百货区域撤离后,原有的动线设计无法调整,导致人流拐不进去,无法向原有百货区域大量导入客流。
扫描微信二维码、加入城市微生活,关注三亚房网微信(微信号sanyafangwang),海南楼市最新动态随时奉上,免费看房、独家优惠、楼盘资讯、随时互动!
(三亚房网微信号:sanyafangwang)